海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工作计划

海东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代表工作计划

海东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代表工作计划

2025年,代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十次全会、中央和省委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关于代表工作的重大要求,找准代表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海东中的定位和任务,更加突出代表主体地位,更好发挥代表主力作用,更优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更强凝聚代表智慧力量,更实打造代表工作机关,不断丰富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海东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持续加强代表政治思想建设

1.强化政治引领。通过线下培训集中学、个人时时跟进学等方式,引导和推动代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重点内容,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内化纪律要求。加强代表尊崇宪法、遵法守法、遵规守纪教育,把民和县人大省外考察培训期间违规吃喝问题作为反面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督促党员代表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我省实施细则,带头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推动代表珍视代表身份、遵守宪法法律、严守纪律规矩,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学习贯彻《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督促代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把讲政治体现在投票表决、审议发言、提出建议等履职过程中,保证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保证党的决策部署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全面落实。

二、高质量服务我市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3.服务保障代表出席省人代会。按照省人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好海东代表团会前活动。组织代表研读讨论拟提请大会审议的有关法规草案,认真收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持续推动形成高质量的海东代表团议案建议。做好大会期间代表议案建议的收集、校对、送审、提交等工作,确保不重不漏。

4.服务保障代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协助做好在海东省人大代表的相关工作。继续做好海东市省人大代表参加履职学习、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参加执法检查、利用代表联络(活动)室开展联系人民群众等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三、精心保障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顺利召开

5.做实会前各项准备。委托各选举单位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协调相关部门为代表提供参阅资料,帮助代表深入、全面、准确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改善等情况,为代表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议案建议做好准备。

6.提高议案建议质量。服务代表在提出议案建议前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准确了解现行政策、工作重点和突出问题,以及既往代表建议办理及采纳情况,在选题、酝酿过程中增强代表议案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指导帮助各代表团把好大会期间议案建议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

四、不断提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实效

7.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中的市级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协调推动担任市人大代表的市级领导带头加强与原选举单位的联系,年内至少参加1次所在选举单位的视察调研活动,至少进“两室”听取1次基层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至少督办领办1件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做到真联系、取得真效果。

8.推动“六联系”制度落到实处。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的计划性、针对性。协助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见面走访、电话交流、视频沟通等方式与所联系的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鼓励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代表联络(活动)室与代表和人民群众建立更广泛的联系,鼓励代表参与市人大立法、监督、调研等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实际行动扛起“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9.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持续纵深推进“两室一平台”“四提四品”行动,指导基层人大开展分片区观摩交流活动,更好发挥“两室一平台”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支持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就近就地参加“两室”活动,开展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宣传并带头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诉求。

10.持续开展“人大代表+信访调解”活动。为更好地探索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路径,创新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方式,凝聚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合力,让人大代表当好矛盾纠纷化解一线的“和事佬”“智囊团”和“攻坚手”,

市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收集编辑优秀案例,表彰优秀调解员。

五、持续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高质量

11.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及时了解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督促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确保承办单位在交办后三个月内高质量完成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支持和引导代表在闭会期间积极提出建议,完善闭会期间建议分办、交办、督办机制。

12.抓实重点督办领办建议工作。精准做好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重点建议推荐确定工作。坚持代表建议工作督办机制,继续开展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带头督办领办代表建议工作。推动各承办单位加强办理代表建议,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成效。

六、切实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13.不断扩大代表工作影响力。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常委会履职要点,举办代表活动,不断拓展代表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着力在创新举办形式、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市级争取10万元经费,统筹推进各县(区)“两室一平台”建管用,坚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提升全市人大代表工作整体实效。

14.积极协调解决代表履职中的困难问题。加强代表与选举单位的沟通,在通知代表参加履职活动时,协调代表所在单位尊重代表权利,依法为代表优先执行代表职务给予必要保障。认真听取代表履职需求,帮助代表解决履职中的实际困难。

15.加强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的意见》和《青海省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规范各项支出,切实管好、用好代表活动经费。

16.加强基层人大培训工作。为切实提升新形势下人大代表理论素养和履职水平,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认识和把握,端正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自己所处岗位职责的深刻理解,组织举办全市乡镇人大主席和人大干部培训班,帮助大家提高依法履职水平,提升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运行质效,为更好地履行基层人大职责打下坚实基础。

17.加强代表工作的宣传报道。收集梳理市人大代表履职报道素材,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代表履职和各级人大代表工作,用实际行动讲好民主故事、人大故事、代表故事,不断增强人大制度和代表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着力完成代表履职风采拍摄及省人大《人大代表履职故事》征稿分配任务。

18.贯彻落实新修订《代表法》。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要不断拓宽工作思路,进一步贯彻好、落实好《代表法》,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代表工作的方式方法,支持和保障代表行使各种权利,履行各项职责,充分发挥作用。要引导全市各级人大及代表立足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代表法。

19.推动人大各专工委代表工作再上新台阶。各专工委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意义、政治定位、基本内涵、历史使命,以及立法、监督、代表、自身建设等重要论述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专工委代表工作进行贯彻,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增强市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20.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大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推进力度,指导各县(区)人大常委会有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做到各县(区)全覆盖,确保票决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1.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为有效推动2026年市、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压实责任,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换届选举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确保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七、健全完善任免和任后监督工作机制

22.健全完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后监督工作机制。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事先加强与市“一府一委两院”的沟通协调,开展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履职情况,全面客观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好依法履职尽责。2025年10月份常委会听取审议5-10名“一府一委两院”任命干部述职报告,其他任命干部一律采取书面报告形式报告并依法开展测评。

23.健全完善代表资格审查机制。做好代表资格审查工作,主动及时与组织部门、各选举单位沟通,及时预判代表资格变动情况,准确梳理代表现有人数和结构变动情况,合理提出代表资格变动建议,确保代表资格变动后总数和结构相对稳定。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各选举单位严格人选标准,规范提名推荐,强化综合考察,把好代表入口关,为常委会会议依法审议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做好服务保障。

上篇新闻: 海东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

下篇新闻: 海东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